据科技博客VentureBeat报道,打车应用鼻祖Sidecar在三周前宣布关闭自家服务。周三,Sidecar联合创始人兼CEO苏尼尔·保罗(Sunil Paul)在公司网站上发表文章,解释了公司失败的原因。保罗将Sidecar失败原因归结于Uber及其“为了胜利不惜代价”的公司理念。目前为止,Uber已经累计融资86.1亿美元。
“我们无法抗衡Uber,这家公司筹集到的资金多于史上其他任何一家公司,其反竞争行为臭名昭著,”他表示。
尽管Sidecar发展到最后是与按需快递公司Postmates等竞争,但是该公司却是打车应用市场的开创者,至今还持有一项能够让交通路线更为高效的专利。不过,虽然Sidecar初期在打车应用市场发展的不错,但是始终无法获得足够的关注度与Uber、Lyft竞争。
随着时间的推移,打车应用市场的空间只能够两家资金充裕公司发展,至少在美国是这样的。这并不是说Sidecar没有试图继续参与市场竞争,该公司是唯一一家没有制定动态定价(Surge Pricing)模式的公司。Sidecar首先推出了驾驶员导航、Shared Rides拼车等功能,随后被竞争对手仿效。
最终,Sidecar决定转而发展按需送货服务,但是发现在这一市场也面临激烈竞争。除了Postmates外,谷歌、亚马逊甚至Uber,也都进入了按需送货服务市场。
“Sidecar留下的教训是:我们的创新力超过Uber,但是仍然无法赢得市场”,保罗称。
Sidecar最后决定将公司技术和资产出售给通用汽车,价格并未披露。Sidecar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公司的“创新精神”在其它地方延续下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帮助员工找到新工作。
这不是Uber第一次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2014年,Uber在投资领域的吸引力就迫使打车应用Hailo放弃了美国扩张计划。当时,Hailo董事长罗恩·赞格休博(Ron Zeghibe)表示,其融资努力受到了Uber投资条款的阻碍。Uber对投资者表示:“你可以投资我们,但前提是你不能投资我们的对手。”
不过不要忘了,Lyft还在与Uber展开竞争。Lyft明显正在加强工事,与GrabTaxi、Ola、滴滴快的建立了联盟。在获得通用汽车的5亿美元投资后,Lyft受到的Uber竞争压力可能已经减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陈丹的博客 » 专车鼻祖Sidecar CEO:我们输在Uber为了胜利不惜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