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顶尖人才为何不愿担任跨国巨头的中国区CEO?

据外媒报道,在中国的全球科技产业人才大战中,外国互联网公司成为输家。曾几何时,在一家美国互联网巨头工作对于部分中国人来说有相当大诱惑力。但目前,即使部分知名互联网公司也吸引不到顶级人才。位居估值最高创业公司之列的短租服务Airbnb一年多前曾表示,它引入了新的中国投资者,部分目的是帮助它为中国区业务招聘一名首席执行官。据消息人士透露,但Airbnb并未能如愿聘请到中意的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Uber也徒劳逾2年时间选聘中国区掌门。2个月前,Uber将中国业务出售给滴滴出行,获得后者20%股份,基本上放弃了中国市场。

难以聘请到有能力的领导人,既是外国互联网巨头在中国麻烦的症状,也是“病因”。有远见的业界高管通常会对外国互联网巨头避而远之,因为他们感觉这些公司在中国不会获得成功——优秀人才的缺乏,使得外国互联网巨头更难以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表示,“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成功的可能性几近于零。过去有成功记录的人才为什么要冒险接受成功机会为零的职位?这样做不值得。”李开复在2005年-2009年期间领导谷歌中国业务。

谷歌成为其他公司的反面教材:由于不愿意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谷歌2010年关停了在大陆地区的大多数业务。包括雅虎、eBay和亚马逊在内的其他公司,都曾尝试利用中国庞大和快速增长的互联网用户群创收,但都无法适应中国独特的消费文化、竞争和监管环境。

曾担任猎头公司Egon Zehnder上海分部合伙人的比尔·金(Bill King)说,“我经常鼓励候选人,他们可能成为真正获得成功的第一人,成为典范。有些公司招聘到能力不凡的领导人,但他们最终都离任了。”

当然也有例外。自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相当成功。观察人士把LinkedIn中国业务获得成功的部分原因,归结为聘请谷歌中国区前高管沈博阳担任中国区总裁。沈博阳曾表示,与其他跨国公司相比,LinkedIn赋予他更大自主权。

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时,Uber曾寄予厚望。打车服务市场还是有待开垦的处女地,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表现出了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的欲望和决心。部分业界人士认为,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将使Uber获得优势。

2015年,卡兰尼克逾五分之一时间待在中国,把中国称作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场,并投入逾10亿美元与滴滴出行竞争。即使如此,在把中国业务出售给滴滴出行前,Uber也没有能聘请到中国业务掌门。

Airbnb表示,中国是其增长最快的出境游市场,自2008年以来,350万人次曾使用其服务。但这只是中国市场商机的九牛一毛,当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出境人次超过1.2亿。

Airbnb在中国的竞争对手包括携程网和途家网——其业务模式更适合中国消费者。

这些挑战使得能力超强的领导层显得更加必不可少。知情人士透露,Uber和Airbnb曾接洽候选人,但大多数人都不感兴趣。知情人士说,一些候选人不符合公司要求,尤其是英语水平。

Airbnb和Uber未就此置评。

由于对英语有相当高的要求,外国公司在人才选拔方面余地相对较小。甚至在合格人群中,许多人感觉为中国公司工作,使他们能更接近决策中心。金说,“与成为全球领导团队的一分子相比,顶级中国人才更愿意自己创业或管理自己的业务,他们更愿意自己做出决策而非等待上级批准。”

消息人士透露,Uber和Airbnb都曾接洽的一名候选人是沈皓瑜。他曾在美国运通工作6年,2007年出任百度首席运营官,2011年加盟京东。

沈皓瑜没有就Uber和Airbnb是否曾与他接洽发表评论。但他表示,他很享受在中国公司工作,部分原因是决策过程简单,“我可以径直穿过大厅,快速与公司创始人沟通,然后5分钟后开始执行决策”。他说,虽然外国互联网公司希望给予本地团队自主权,但它们复杂的报告程序、不熟悉的文化不利于本地团队行使自主权,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中国始终不是最重要的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陈丹的博客 » 顶尖人才为何不愿担任跨国巨头的中国区CEO?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