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闺女出去时,路上忽然听到一声巨响。闺女正在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年龄,立马问是什么声音。我也很纳闷,没判断出来。闺女想过去看看,便带她过去。过去一看,当时我就震惊了。
在北京也能看到这货?闺女从来没有见过这个爆米花的机器,很是新奇,不停的问东问西。快到要爆时,连忙提醒闺女捂住耳朵。
印象中,这货已经很多年很多年没有看到了。看到它,满满都是小时候的记忆。就像闺女这么大时,每当村里来个爆米花的,和小伙伴们就会在四周围成一圈,捂着耳朵等待师傅脚踩引爆的那一刻,随着爆炸声响起就开始夸张的尖叫。尖叫完之后,通常就回家缠着父母去索要玉米和钱。
那时候,都是从家里拿玉米去让爆一下的,那种大个的搪瓷水杯,一杯正好可以爆一锅,手工费是两毛。每爆完一锅,师傅就会冲围着的小孩大声喊:“一锅两毛,一锅两毛!”
思绪回到眼前,已经从我儿时的尖叫变成了闺女的尖叫,已经从“一锅两毛”变成了“一袋五元”。更令我吃惊的是,在爆好的玉米袋上面放着一个小卡片,上面写着:“无需加好友,扫二维码向我付钱”,然后下面印着一个大大的二维码。
嘿,原来这个爆米花的路边摊也可以微信支付。再看看这个爆米花的老师傅,满脸皱纹,黑黑的一张脸上满是风尘,很难看出实际年龄,大抵是六十岁上下的样子。
这几年,移动支付发展很是迅猛,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用尽各种手段,肆虐普及,楼下的小超市、小区里的水果店、路边的理发店等等,都可以扫码支付了,生活越来越方便了。
但那些,都是有固定店铺的。当这样的路边摊、当像手工爆米花这样快要绝迹的传统手艺、当这个满脸风尘的老师傅,也开始扫码支付的时候,真的是很凌乱、很震惊……
看着这个爆米花的机器,看着这个二维码支付的小卡片,从传统到现代,感觉跨越了几个世纪似的,互联网改变生活,是那么虚幻,又是这么真切。忽然想起了赵本山和宋丹丹的那个小品,“这个时代,我赶上了”。
问老师傅怎么用上微信支付的。老师傅说,经常有顾客问是不是可以微信支付,他也不懂,还是旁边的这个大姐教他的。顺着他的手指一看,是一个烤红薯的摊位,更齐全一些,不仅有微信支付,还有支付宝支付。
这就是典型的顾客驱动。即使是手工爆米花这样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绝活,即使是从来没有接触过使用过移动支付的老师傅,即使经常被城管逼得四处流动的路边摊,也得开始移——动——支——付!
记得曾经错过一个天使投资的机会。当时认为出租车司机智能手机普及率较低,又不会用APP,没想到乘客的使用,逼得出租车司机很快就都成了移动互联网的高手和推手。肠子都悔青的同时,也有了一个深刻的教训。
移动支付,真真切切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现在,不带一分现金,你在北京可以生活的畅通无阻。
老师傅明显是刚开始使用这个新玩意,眯着个眼睛使劲看了会我的手机,才把一袋爆米花递到了我闺女的手里。忽然间,老师傅依稀有了我老父亲的样子,赶快再扫了一遍,又拿了一袋。
文/刘兴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陈丹的博客 » 当爆米花烤红薯路边摊都开始扫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