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业内某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平台将两家手机应用刷单公司告上法庭,被称为中国“数据作弊领域首例民事案件”,也将手机应用刷单乱象暴露于公众视野。本报记者对手机应用刷单市场进行调查后发现,“刷单”已经成为业内较为普遍的“推广”动作,各类“刷单工厂”也风生水起,形成小型产业。而刷单是否真能为手机应用刷出“存在感”,还是见仁见智。
换个马甲明码标价
“苹果Appstore(应用商店),3元一个下载量,300个起做。安卓应用平台以1万下载量为单位,不同平台价格不同,50到300元不等。如果需要评论,则价格另算。”这是记者就刷单业务向一家“推广公司”询价时,对方开出的报价单。商家说,如果刷单量够大,苹果应用商店可以打8.5折,安卓平台则可以优惠到9折左右。
“刷单”,一个社会公众并不陌生的名词。在电商行业,商家靠刷单冲销量已经不是新鲜事。近来,这股“刷单风”大有蔓延之势,从实体商品到虚拟应用,刷单成为公开的秘密。
记者打开国内某电商网站,搜索关键词“APP(手机应用)刷单”,映入眼帘的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无法显示相关宝贝”字样。这显示,手机应用刷单行为已经引起一些网络交易平台的注意。
然而,当记者换一种搜索方式,比如输入“刷APP下载量”进行搜索,则能出现9页共计424条搜索结果。很多商家甚至详细列出可以刷单的应用平台。包括苹果应用商店以及安卓系统中常用的360手机助手、腾讯应用宝、91助手等。可以看出,“刷单工厂”换个“马甲”,依然可以明码标价,公然接受订单。
同时,网络上还存在各种以“广告平台”为名的刷榜渠道,鼓励普通用户刷榜“赚钱”。在这些平台上,普通用户可以注册会员,并照指定方式下载一个APP,从而获得小额现金、游戏设备等奖励。由于这种“人人都参与”的刷单模式带来的是真实用户,因此真假难辨,给正常的市场秩序带来相当困扰。
恶性竞争污染行业
每天清晨7点,程序员小李就会搭乘地铁来到公司,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他的主要任务是率领团队为客户设计手机应用。一直怀揣创业梦想的他,曾想开发一款自己的应用产品,但是,这项计划已经搁置了1年多。
当记者问他,是否因为市场需求或是技术问题导致计划难产时,小李给出了否认的答复。“我们对市场前景很有信心,技术方面更是我们的优势。”小李说,“但是,App好做不好推,要想占领市场,刷排名、走论坛、买流量和做广告,都是必备动作,以我们目前的资金实力,还无法承受这些。”
小李的困境不是个例,而是行业的普遍现象。打开苹果应用商店,除了首页的“精品推荐”,最吸引眼球的则是“排行榜”板块,该板块包括了应用评分和评论数量等内容,成为左右消费者是否下载的重要因素。对于新开发的手机应用而言,占领排行榜前几名的位置,无疑是为下载量打开了一扇入口。
据了解,目前苹果应用商店中的App数量已经超过200万,业内预测,2016年底,苹果应用数量将超过290万。在浩如烟海的手机应用中,能在大众面前亮相着实不容易,而采用各种方式刷榜则是手机应用曝光的重要途径。
然而,刷单真能让一款手机应用迅速打入市场吗?答案并不乐观。事实上,当大多数App都在刷单的时候,开发商之间就会刷出对冲效应,最后谁也没占到便宜。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使如此,刷单也是“必要”的。
“刷单刷不出存在感,但不刷单你就可能根本就不会存在。”某网络营销公司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很多客户选择刷单,都是应对竞争对手刷单的无奈之举。
泡沫严重亟须治理
这些“无奈之举”却实实在在地催生了市场泡沫。打开安卓系统的应用平台,能够看到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手机应用,动辄就有上千万的下载量。而手机应用刷单的背后,也不像传统电商平台“刷销量”那么简单。
据了解,在淘宝电商平台上,对一次交易是否成功的认定,物流是重要依据之一。“除部分虚拟商品外,如果没有物流公司的商品追踪和送达记录,商家交易很容易被认定是刷单行为,处罚也很严重。”有8年淘宝运营经验的宋先生对记者说。除此之外,实体商品刷单需要产生支付行为,这提升了刷单的成本和风险。
相对而言,在手机应用平台刷单则容易操作,隐蔽性强。由于手机软件属于虚拟产品,且大多免费,刷单成本低,官方对刷单行为的认定也存在困难,这是手机应用刷单屡禁不止的原因。
手机应用刷单的牵扯面也更为复杂。移动互联网市场是吸引风险投资的重点关注领域。而对于应用开发商而言,刷来一组漂亮数字不仅能为获取投资增添砝码,甚至可以影响第三方数据平台的评测结果,扩大公司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从实质来讲,这些可能涉及到欺诈行为。
因此,业内对手机应用刷单行为进行监管的呼吁由来已久,今年也相继查处了一批“刷单工厂”。然而,对于如何建立与手机应用刷单相关的技术和制度监管标准,监管方和行业内都还没有形成共识。
“希望有关部门对App刷单行为进行常态化监管,让市场尽快回到正常轨道上来。”小李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陈丹的博客 » App刷单背后不简单:换个马甲明码标价 公然接受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