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记者卧底“刷量”卖家 有关微信“刷量”的五个劲爆事实

今天,公众号“刷量”工具瘫痪的消息被爆出后,迅速成为了今天朋友圈刷屏的新主题,吃瓜群众基本分为两拨,一拨纯数“看热闹不闲事大”的,一拨与媒体利益相关或曾经利益相关的人在调侃自媒体行业现状与吃瓜群众的不谙世事。被“曝光”的公众大号运营者们也随即发布声明,纷纷表示自己是铁打的招牌不怕黑,媒体们扒出的数据并不具有说服力。那实际情况如何呢?雷锋网找到了几位知情人士聊了聊,跟他们了解到了以下关于微信公众号刷量的真实内幕。

|“工具坏了”是因为微信“控制”

关于此事件各个媒体的消息源均来自一条朋友圈截图,发这条朋友圈的人的信息已被打码或截去ID,内容大概是说,刷点击量的工具坏了,一批微信公众号将会从昨晚起开始现出“原形”。

然后大家也纷纷认为是刷点击量的工具出问题,才导致的此次风波。但也有人迅速发现,有可能是微信官方采纳了技术手段,吹响了与公众号数据作弊作斗争的号角。雷锋网宅客频道采访了一些专家后,对后者的猜测表示了肯定。

腾讯改了接口,规则有变,之前的“模拟阅读”变得不稳定。

对此,微信官方也在下午作出回应称:

平台与黑色产业链之间的技术对抗一直存在,并且在不断升级。

由此一批公众号出现“裸泳”的真相浮出水面。雷锋网也联系到了一个淘宝刷量的平台,与店小二了解了一些情况。店小二告诉雷锋网:

腾讯确实于昨晚对公众号刷量现象采纳了“控制政策”,导致刷量速度变慢,需要24小时才能生效。

此外, 刷量平台使用的工具也不是某种机器,而是微信模拟器与多台手机。真实情况如下图。

据了解,微信模拟器就是一种可以在电脑上模拟微信客户端登录状态的模拟App,安装即可使用。市面上常见的微信模拟器有海马玩、bluestacks、Genymotion等。

“刷量”是自媒体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据说,刷量工具“瘫痪”的消息传出后,今天各个公关群也炸开了锅,大家开始讨论是不是以后再跟一些公众号对接时可以讲讲价了。 也有媒体人爆料,公关会在与其公司利益相关的文章发出后,在群内求介绍刷量途径,好向老板交代。

一名自媒体内部人士也告诉雷锋网(搜索“雷锋网”公众号关注),刷点击量是业内的通用手段。

“不刷的话就没法运营了。”

同时,自媒领会根据内容“分量”,避免“刷量过猛”产生尴尬。

如果是热点内容,会刷的高一些。

如果是冷门内容,就会刷的低一些。

出于信任考虑,刷阅读量的操作都是各个自媒体老板亲自操作,以防员工通过“爆料”的形式进行打击报复。

“刷量”明码标价,总有一款适合你

就像微信公众平台下午发出声明中的内容一样,“随着平台的壮大,刷阅读量、刷点赞数已经成为一条较为成熟的黑色产业链”。各个自媒体也有固定合作的“刷量”平台,大家会根据约定定期合作,按时打款。

雷锋网在淘宝找到了两个卖家对“刷量”报价进行了询问。

雷锋网了解到,根据客户需求及“刷量”成本,刷量的价格也会不同。转发量分“模拟器刷”和真人刷两种,真人刷量的价格会高于模拟器刷量的价格,一家店铺给出的“模拟器刷”的价格是6元1000转发量,而真人转发至朋友圈的价格则为1.5元一个转发。粉丝数量也会根据是需要真人活粉还是僵尸粉进行价格区分,普通僵尸粉的价格为0.075元一个,而有头像昵称的僵尸粉价格则为0.08元一个。

是否“刷量”,一眼就能看出

这种刷阅读量现象是否无法分辨呢?一位自媒体运营者告诉雷锋网,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的图文分析功能,可以看出一篇文章是否有刷过阅读量。

在图文分析中的阅读来源示意图中,阅读来源总共被分为公众号会话、好友转发、朋友圈、历史消息以及其它五类。刷阅读量的文章通常通过历史消息阅读的比例会比较大。

除了图文分析,还可以通过一篇文章发出后在短时间内阅读量、点赞数、以及评论的数量来观察此公众号粉丝数量的真实性。

如果是全部为真粉,数量会上涨比较快,如果是刷的僵尸粉,则文章发出后的某个时间点阅读量呈直线上升状态。

微信公众号的“软文”价格变化之快堪比股票

阅读量是公众号价值的重要衡量指标。公关人士向雷锋网透漏,圈内人手几乎都有一份各个公众号的价格报表,且频繁更新,且价格变化速度之快堪比股票。其中以写“毒鸡汤”出名的咪蒙报价最高。雷锋网卧底在公关群中拿到了以下报价:

左图为近日公众号报价,右图为咪蒙报价

从报价表中可以看出,与公众号合作发文时,会先付订金,根据发文位置订金数量也会不同。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文章没有发出,会根据情况协商订金退还数量。另据这位公关人士爆料,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咪蒙是从不退定金的。

|结尾

微信的行动表明,他们已经对“刷量”发起了史上最严酷的进攻。

我们也同时看到,淘宝上的刷量“黑产”似乎信心不减,还在继续招揽着生意。

微信团队在官方声明中说得很明白:反刷量是一种“技术较量”,这种“猫鼠斗”“猫鼠斗”的游戏一定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

说到底,“刷量”是商业利益和诚信美德之间的较量。乍看起来,追求利益无可厚非,但无数的事实证明:欺骗,是商业世界的癌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陈丹的博客 » 记者卧底“刷量”卖家 有关微信“刷量”的五个劲爆事实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