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后,你可能会为其中诸如核聚变发动机、太空电梯、太阳帆等各种炫酷的太空技术着迷。这些技术在现实中的情况又是怎样,离实现还有多远?科学史博士、科普作家、中国科技馆副研究员赵洋,近日在青蜜科技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的 “科幻TO太空”主题沙龙上给出了答案。
科学史博士、科普作家、中国科技馆副研究员赵洋讲解三体中的太空科技
青蜜“科幻TO太空”沙龙现场听众
想象中的太空电梯
太空电梯
太空电梯是《三体》小说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让人类进入天空的成本大大降低。在小说中,刘慈欣这样写道:“天梯三号是唯一一部基点在海上的太空电梯,它的基点是在太平洋赤道上的一座人工浮岛,浮岛可以借助自身的核动力在海上航行,因此可以报据需要沿着赤道改变太空电梯的位置。”
赵洋认为,刘慈欣在小说中描述的太空电梯很真实,不是虚拟出来的,就像是一个海上钻井平台。而在现实中,赵洋表示,美国正鼓励科研团队研发太空电梯;在太空电梯使用的缆绳材料方面,清华大学一个团队已经制作出一个2.3米长的碳纳米管,非常了不起。
那么应该如何建造太空电梯呢?赵洋认为,要确保太空电梯相对地面不发生漂移,只能一端建在赤道上,另一端连接同步轨道卫星。由于细长物体的抗压能力远小于抗拉能力,为了防止太空电梯的缆绳被自重压垮,赵洋说:“太空电梯并不是从赤道一直建造到离地球三万六千公里(同步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的宇宙空间就完事了,而是在那个点要再往径向延伸,让一个重锤拉着它,保持碳纳米管电梯的缆绳始终是绷直的状态。”
从引力跳板到核弹跳板
在《三体》中,人类还发射过一颗辐射帆飞船去试探三体舰队的虚实。人类预先把大量核弹发射至太空,逐个布放在飞船的航线上。每当飞船经过,核弹就在飞船辐射帆后爆炸,核弹爆炸,冲击波、光压、光辐射将辐射帆加速,每次核爆后飞船速度增加一级,因而小说中把这项计划称作“阶梯计划”。
赵洋认为,刘慈欣在“阶梯计划”中提出的这个“核弹跳板很有意思,因为这与现实中航天技术的一些技术思路不谋而和。赵洋介绍,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美国搞了太阳系深度探测,通过先驱者号,旅行者号等探测器探究大行星,其中就利用到行星的引力跳板,探测器在经过部分行星后,一点一点地在增补外力进行加速。
太阳帆:乘阳光遨游太空
日本太阳帆“伊卡洛斯号”
“阶梯计划”中除了核弹跳板,不能不提其中飞船所用的辐射帆,许多科幻小说都有类似的“帆”飞船。赵洋讲到,英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是最早比较系统的在文学中讲到太阳帆;刘慈欣在小说中也提到了一个没有名字的太阳帆实验,帆的面积达到50公里,但是只有50公斤。
在现实当中,赵洋说:“太阳帆已经有人在研究,俄罗斯发射过“宇宙一号”太阳帆飞船,但失败了;日本则发射过伊卡洛斯号。”
据了解,“宇宙一号”飞船重约100公斤,所用的太阳帆由8个花瓣形状的部件构成,每个“花瓣”面积75平方米,厚度和家用保鲜膜差不多。不幸的是,2005年6月22日,搭载宇宙一号的运载火箭,在升空后第83秒即发生故障导致发射失败。
相比之下,日本的伊卡洛斯号太阳帆飞船则要幸运的多。2010年5月21日,随破晓号金星探测器发射升空,由此成为是世界第一个成功在行星际空间运作的太阳帆。2010年12月8日,伊卡洛斯号在距离金星 80,800 公里处飞掠过,进入延伸任务阶段。
“科幻TO”沙龙
沙龙结束后部分嘉宾与听众合影
今年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获得被称为科幻文学诺贝尔奖的雨果奖,其改编的电影也已进入后期制做。“三体”热持续升温并引发了新一波科幻潮,使本来偏小众的科幻文化走进大众视野。为此,青蜜策划了”科幻TO”系列主题沙龙,以期将科幻文化与现实中的多种学科及产业跨界组合,突破科幻小圈子, 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9月20日,“科幻TO”首期主题沙龙“科幻TO未来”在中央民族大学成功举办,知名科幻作家王晋康,郑军等受邀做主题分享;10月9日,“科幻TO天文”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天文馆长朱进、知名科幻作家杨平、飞氘与现场数百名听众畅谈天文与科幻的联系及相互影响。
“科幻TO”系列沙龙近期还将走进更多高校,结合物理、动漫、电影等领域展开分享与讨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陈丹的博客 » 《三体》小说里的太空科技离我们有多远?